鲁喜成:选择虽然多,但目标永远只有一个

【企宣易讯】

初始探索:鲁喜成的药物化学专业之路

2007年,硕士毕业后,鲁喜成和大多数怀揣壮志的年轻人一样,选择了自己主修的药物化学专业相关工作,踏入上海一家知名的CRO企业从事药物合成工作。CRO,是为制药企业提供新药的临床或临床前研究等服务的专业机构,主要服务于新药上市及之前的阶段。鲁喜成在CRO领域娴熟有加,迅速积累了一线研发经验。随后,他成功进入一家为跨国公司提供目标化合物定制服务的外贸公司,即为新药研究提供对照品定制。目标化合物(即对照品)在新药研制过程中至关重要,每种新药的效果都与目标化合物息息相关。鲁喜成也在这几年中,逐渐从最初的技术研发上升到专业项目管理工作。

2010年,国内新药研发蓬勃兴起,市场对目标化合物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与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所矛盾的是,化合物不像随取随用的商品,需要一定的制备过程,且当时主要的目标化合物都从海外进口,往往从制药企业下单到目标化合物诞生,少则一个月,定制款的周期则更久。鲁喜成看到了机会:“如果我为制药企业提供的不再是单一的目标化合物,而是一整个化合物库,那对市场来说将是一种巨大的便利。”化合物库的作用在于为研究和开发项目提供广泛的、已经合成的化合物资源。制药企业不仅能够在一个地方获取大量不同类型的化合物,不再需要为每个项目单独制备目标化合物,从而减少了研发周期,还能共享同一库中的多个化合物,减少了重复的研发和生产成本,使得新药的研发更为经济高效。在同伴的协助下,他的第一个创业计划启动,奥默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奥默生物迅速崭露头角,仅成立第一年销售额就达到了约500万元。如今,奥默生物技术已经为美国、瑞典,以及中国30个省市、特别行政区的大型制药公司、生物科技公司、医院、各大临床诊断实验室、世界著名高校、研究所以及政府机构等提供目标化合物,并通过完备的技术手段建立了自己的目标化合物数据库,涵盖了上万种化合物。全球客户使用奥默产品发表的文献及专利有几千篇,分别发表在Cell、Science、 Nature等重量级学术期刊上。

“自己做产品,构建化合物库,不仅可以掌控产品质量,还能储备足够的数据,满足某一领域新药研究的需求。” 鲁喜成透露,他的化合物库的数据基本上可以满足一款新药研究过程中90%的需求量。同时,奥默生物也成为了闻名全球的“化合物库中的金标准”ChemBridge的大中华区官方唯一合作伙伴。

20231211122823432 _企宣易-1

技术突破:鲁喜成带领奥默生物攻克1,3-环己二酮难题

奥默生物的业务量不断增长,客户需求范围也愈发多样,对定制化研究制备的需求越来越大。2011年,奥默生物成立了奥默实验室,而鲁喜成也将更多重心放在技术突破上。

除了目标化合物,医药中间体的需求也一直在增加,这为他带来了新的机遇。“医药中间体”是药品合成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化工产品。化学药物的合成依赖于高质量的医药中间体,就像是一种药品的原材料。这些产品在药品合成中的应用,要求其规格和质量都达到一定水平。

然而,机遇总是伴随着挑战。当时的市场现状显示,尽管国内外化学合成技术不断提高,但一种常用于农业的1,3-环己二酮原料却一直无法突破技术壁垒。不仅制作过程中涉及危险工艺,三废排放量大,生产原料还存在价格浮动大以及部分企业垄断的问题。“无论是工艺安全还是原材料成本,都不具备优势。” 鲁喜成发现,由于工艺的限制,作为合成农药硝磺草酮和环磺酮的中间体,1,3-环己二酮的价格却卖到了每吨22万元,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是一笔相当大的成本。” 尽管如此,市场对1,3-环己二酮的需求量不降反增。

鲁喜成开始尝试对这一原料进行工艺突破,但要么替代方案成本过高,要么产能不足。“产能高、价格低、质量好、工艺安全。” 他给自己的研发设定了几个目标,并投入了实验室的深度研究。

在鲁喜成的带领下,团队每个人每天进行7个化合反应,“一周大概要投入50多个化合反应,一天都不休息。” 他回忆道,与体力消耗相比,心理上的考验才是最大的,“原本以为可以持续攻坚的路线方案失败了,虽然还有很多可以选择的方案,但又不知道到底该往哪个方向走,只要一动放弃的念头,或许就真的结束了。”

然而,在鲁喜成的持之以恒和正确判断下,经过数月的战斗,他们放弃了高温高压的危险工艺,选择了市场上最广泛的材料作为原料,创新地用几个简单的化合物进行闭环生产。全新的1,3-环己二酮工艺成功诞生。不再受制于上游材料供给,打破原始技术难题。工艺突破后的产品,纯度高、颜色好、品质佳、能耗低,每年可生产5000吨,每吨价格仅需5万多元,一年最高销售额可达11亿元。

随着新工艺的成功,2020年,鲁喜成和他的合作伙伴成立了新公司上海埃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医药中间体制备技术研发业务全线移到新公司,他责无旁贷兼任技术总监一职。2021年,鲁喜成为1,3-环己二酮的生产工艺递交了专利申请,并在政府部门一年多的反复论证后,成功取得了专利权。

同样在2020年,鲁喜成发现,在国外一家知名药企尝试研发的一款名为啶酰菌胺的杀菌剂中,有一重要的中间体可以通过他掌握的合成工艺进行优化。“传统工艺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贵金属进行合成,市场价格可以卖到每吨42万元。”

经过4个月的研发,鲁喜成团队在数十条方案中找到了最优解。杀菌剂以4′-氯-2-氨基联苯为原料,与2-氯烟酰氯反应制得,而他们则从4′-氯-2-氨基联苯的制作工艺为突破点,摒弃贵金属催化,利用市场上最为常见的大宗原料,通过简单的化合反应,解决了杀菌剂研制成本高、步骤多等问题,且产品纯度更高。新工艺的诞生使得杀菌剂的成本价格降低到每吨26万元,赢得了市场的阵阵好评。不久之后,新工艺也成功申请了专利。

“很多优秀的产品,由于价格问题给消费者带来很大负担,我想,技术应该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利的武器。”

晋级医药研发 让药物更普惠

技术突破之路依然在延续。

2021年,在医药目标化合物和医药中间体研发、生产、经营领域浸淫多年的鲁喜成,带领团队再次迈出了新的一步——成立山东龙立恒医药有限公司。只不过这一次,他将从医药中间体晋升到新药的独立研发领域。

对于这次的“跨越”,鲁喜成表示,他想要继续秉持“服务”的理念,解决一个又一个新问题,就如他创建目标化合物库和突破医药中间体工艺一样,“选择虽然多,但目标永远只有一个:做好每一次服务。”

虽然新药研发工作还未正式展开,但鲁喜成的脑海中已经有了发展蓝图,要结合过去的经验,降本增效,精研工艺,生产出每个人都能用得起的中国好药,服务好生命大军。

来源:企业家日报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