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课程助力多元成长,五育并举促进全面发展

【企宣易讯】

中国网8月15日讯(蔡娇)“五育并举”就像一只手的五根手指,德智体美劳缺一不可。在日常教学中实现五育融合,赋予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课程设计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成都市大邑县各学校结合本地特色和办学条件为学生“量体裁衣”,定制了一系列有趣味、有特点、有意义的课程,达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得”的教学效果。

20230815164456928 _企宣易-1

大邑县苏家学校:寓教于乐,劳动正当时

“厕所革命”是苏家学校六(1)班在劳动教育课程“校园日常劳动养习担当课程”中选择的服务内容。本班班主任精心策划、组织分工,利用担任劳动值日服务班的时机,在男、女厕所各设一名“所长”,对周内的厕所卫生实行“所长负责制”。在老师的指导下,所长要负责组织组员打扫卫生,检查厕所环境是否达标,并在主题班会作劳动小结发言。

“劳动教育应该和德育、智育、美育、体育一致,全面贯穿和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让‘劳动教育+融合课程’体系整体化。”校长黄小燕表示,学校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类别为内容,每周开设1节劳动课,并依据不同年级的学科文化、学生年龄特点分别组织实施。

为帮助同学们收获多样化的劳动体验,苏家学校在一至二年级开设了鸡蛋上画脸谱、捏小泥人、传承中华艺术课程活动;三至四年级开设了创作劳动美术手工作品、展示蔬菜绘画作品活动;五至六年级的暑期托管服务,开展“清凉一夏”、凉粉制作活动;七至九年级学习回锅肉制作,饲养鲍鱼、草鱼,开展调节凳子、椅子高矮比赛等活动。

劳动教育从来不是做做家务、清扫卫生这么简单。在苏家学校,同学们可以投入农事课程,以时令节气为线索,参与以蔬菜种植为主题的单元活动;可以回到家中,和家人一起完成家庭幸福课程;还可以走出校门,在社会实践的场域中,进行播撒爱心的公益劳动……

黄小燕表示,“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是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学生心中,让他们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才能不断地在劳动中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20230815164456594 _企宣易-1

大邑县敦义小学:陶艺育人,因“泥”精彩

敦义小学地处陶艺之乡,基于地域文化特点,利用闲置校舍打造了专门的陶艺馆(陶园),并开设校本课程、组织社团活动,把“陶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带入学生的学习生活里。

陶艺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面向各个年级的学生分层次、分阶段开放。学生入门学习的第一节课,便是认识“陶”。老师从说文解字入手,一步步带领学生认识陶器、学习陶器的历史、了解陶器的种类和用途,把集历史、科技、技艺、艺术创造为一体的陶艺立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进入小学三四年级,陶艺课开始“进阶”,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已经可以掌握陶瓷粘贴画的基本制作步骤,能独立制作一些简单的陶瓷粘贴画,通过手工捏泥还原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进一步提高了创造美的能力。

此外,同学们还可以使用拉坯机来制作一些比较简单的土坯成品。徐天敏同学表示,“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拉坯制作陶碗的课堂,每个同学都在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捧着泥土专注揉泥制作。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手位不同,力度不同,做出来的作品可以千姿百态。下课时,有的同学成功做成了陶碗,有的同学创新发挥做成了罐,有的同学做成了盘子……”

曾获国家雕塑比赛优秀奖的专业陶艺教师杨云飞表示,陶艺是一门综合性艺术,集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创造性思维于一体,同时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无论哪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很适合。在杨云飞的观察中,低年级孩子的作品表现更为童趣化;高年级孩子的作品则充满创意,更为生活化。

“同学们的作品常常会带给我出乎意料的惊喜。例如在制作《菜园》一课中,我们做好了常规蔬菜、围栏。有一个同学还细心地做出沟壑并增添了稻草人和小鸟,创新了有趣的设计,组合得也很巧妙,让我很是惊喜与感动。”杨云飞说道。

20230815164456593 _企宣易-1

大邑县三岔小学:传承非遗文化,留住千年笑颜

“‘笑头和尚’民俗特色课程是三岔小学独有的,在每周五社团课时开展,由传统制作工艺传人进行指导,两位美术老师担任教学。”“笑头和尚”课程发起人、大邑县三岔小学负责人介绍道。

在大邑,制作“笑头和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从模具制作、原材料加工,再到造型、描画,全部由手工完成。借“民俗文化进校园”的契机,三岔小学校长胡铜将这项濒临失传的民俗技艺引进了校园。

从材料准备到制作呈现,完成一个“笑头和尚”大概需要15天左右,视天气情况而定,每个步骤之间需要一天的时间等待晾干。准备模具、制作竹圈,到上黄、绘制,制作一个“笑头和尚”需要近20种材料的准备,10余节课程的制作,但同学们却并不觉得繁琐复杂,反而乐在其中。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给‘笑头和尚’画五官的环节,这个环节特别考验我们的想象力和绘画能力。刚开始我只能模仿着老师的样子去画,但还是很难操作。”五(1)班黄可为同学分享道,“不自己亲手去画时根本想象不到,把手悬空着拿笔有多么难控制。有时,我五官摆放的方位也不够准确,有一次竟把它化成了小丑,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在充满乐趣的课堂上,同学们每一次都在进步,掌握了一定的技巧,看着自己制作出的成品,体会到了满满的成就感。

供图:成都市大邑县教育局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2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