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为什么需要定期测糖化血红蛋白?

【企宣易讯】

血糖监测对糖尿病人至关重要。

细心的糖友可能发现,血糖就像股票一样,时好时坏,忽高忽低,

也说不清究竟控制的好不好。

这是因为,大家忽略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价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

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我们平时说的血糖,就是血液里的葡萄糖。

血糖与红细胞朝夕相处,时间长了,就会进入红细胞,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

二者结合后,血红蛋白被“糖基化”,就形成了糖化血红蛋白(HbA1c)。

20240131221137783 _企宣易-2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血红蛋白都有这种机会,

健康人体内,只有4%~6%的血红蛋白会被糖化,形成HbA1c。

因此,HbA1c的正常值是4%~6%。

为什么要查糖化血红蛋白呢?

查糖化血红蛋白有什么用

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血红蛋白的糖化过程是不可逆的。

​血糖与血红蛋白一旦结合,就至死不再分离,直到红细胞凋亡更替。

红细胞的寿命大约有120天,刨除血糖和血红蛋白相遇、结合的时间,

所以,HbA1c能够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HbA1c值 ≠ 血糖值,

二者之间,还得用公式换算一下:

平均血糖(mmol/L)= [28.7×HbA1c(%)-46.7]÷18

举个例子,

老王的HbA1c 是7 %,那是不是他最近3个月的平均血糖就是7 mmol/L呢?

当然不是,

老王近3个月的平均血糖应该是:

[28.7×7-46.7]÷18≈8.6(mmol/L)

如果懒得计算,也可以参考下表。

20240131221137899 _企宣易-4

20240131221123176 _企宣易-5 评价血糖控制的金标准

HbA1c的形成是一个缓慢且不可逆的过程,

HbA1c一旦形成,就不受偶尔血糖波动的影响,也不受运动或食物的影响。

比如:前一天是否吃了大餐、抽血前是否吃了东西、是否吃了降糖药、注射了胰岛素、有没有运动、近两天有没有感冒生病,都不会影响HbA1C的结果。

所以,检查HbA1c不需要空腹,一天当中任何时候抽血都可以。

预测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HbA1c是预测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

里程碑式的UKPDS研究(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发现:

只要HbA1c下降 1%,就能让:

20240131221139446 _企宣易-7

卒中风险降低12%;心肌梗死风险降低14%;截肢及外周致命性血管病变降低43%;微血管并发症降低37%;糖尿病相关死亡降低21%。

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

早在2010 和 2011 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世界卫生组 织(WHO)就已将 HbA1c≥6.5% 纳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但由于HbA1c检测方法繁多、标准不一,我国在2020年以前,一直没有把HbA1c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指标。

近10余年来,随着我国HbA1c检测的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

2020年起,《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正式建议:

​在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且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医疗机构,可以将HbA1c≥6.5%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

5.7≤HbA1c<6.5,为糖尿病前期。

20240131221139381 _企宣易-9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到多少合适

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不一样,HbA1C控制目标不能一刀切,

应该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低血糖风险等因素分层管理。

​ADA指南和《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及达标策略专家共识》建议:

一般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

大多数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

HbA1C控制目标为<7.0%。

年轻、病程短、无并发症的患者

鉴于早期严格控制血糖可能带来更大获益,也就是所谓的良性”代谢记忆”效应,

对于年龄较轻、患糖尿病时间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和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可以严格一点,

HbA1C控制目标为≤6.5%,

甚至尽可能接近正常。

有心脑血管(CVD)病史或CVD极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

患糖尿病时间较长、已有CVD病史或CVD极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

HbA1C控制目标为<8.0%。

 老年糖尿病患者

老年人的神经反应比较迟钝,容易发生无感知性低血糖。

一旦发生低血糖,即使是轻度低血糖,轻则增加摔伤、骨折风险,

重则可能低血糖昏迷,诱发心脑血管病,造成严重脑损伤甚至死亡。

而且,过于严苛的饮食控制,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会让老年人心理压力增大、生活质量下降。

所以,各国指南都对老年糖友推荐了相对宽松的HbA1C目标(详见全文)。

糖化血红蛋白多久查一次

刚开始治疗的阶段,至少每3个月查1次HbA1C,

控制达标后,可以每6个月查1次。

查了糖化血红蛋白还需要监测血糖吗

当然需要。​

如果说,扎手指测的是不同时刻的血糖高低,

HbA1C,就是成千上万个瞬时血糖的汇总平均,

虽然是金标准,但也不是万能的,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比如,HbA1C不能体现平时的血糖波动,也反映不出低血糖风险。

所以,血糖和HbA1C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只有二者结合、取长补短、相互印证,才能掌握血糖控制和波动的真实全貌。

20240131221141521 _企宣易-12
艾科·特定蛋白分析仪(可以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全量程c-反应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

糖化血红蛋白是什么?

糖化血红蛋白(GHb)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糖类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通过缓慢、持续及不可逆的糖化反应形成,其含量的多少取决于血糖浓度以及血糖与血红蛋白接触时间,而与抽血时间、患者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因此,GHb可有效地反映糖尿病患者过去8―12周(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GHb由HbA1a、HbA1b、HbA1c组成,其中HbA1c约占70%,且结构稳定,因此被用作糖尿病控制的监测指标。

糖友需要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理由

1.反应血糖控制水平

能够真实的反应患者检测前2-3个月的血糖水平,帮助医生评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情况,为糖尿病患者提供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2.糖化血红蛋白越高,并发症发生率越高

DCCT(美国1型糖尿病控制及并发症试验)、UKPDS(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临床研究确定了HbA1c在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发现了HbA1c与微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关系。

如果糖化血红蛋白长期控制不稳定或超过7%,则会改变红细胞对氧的亲和力,从而引起血脂和血液粘稠度增高。所以,HbA1c是糖尿病患者并发症风险预测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HbA1c降低,并发症风险显著降低。

3.血糖+糖化,才能真实的反应血糖控制水平

血糖是反映瞬间的血糖水平,糖化是成千上万个瞬间的血糖平均值,

①如果血糖和HbAlc水平都高,说明患者此前这段时间的血糖确实控制不理想。

② HbAlc水平不高,而最近血糖高,说明此前血糖控制得比较理想,只是最近这段时间血糖控制得不好。

③单次血糖正常,HbAlc水平却很高,说明之前一段时间血糖控制非常差,近日开始注意饮食,所造成的暂时血糖正常的假象。

因此,必须将血糖与HbAlc水平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了解患者真正的血糖水平。

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两者不可替代,两者结合才能真正了解糖友血糖控制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糖尿病患者过去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且不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降糖药物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关于这项指标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下面这些真相和误区不仅医生不能忘,即使是患者也应有一些认识。

真相1:糖化血红蛋白是什么?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由血红蛋白——血液的红细胞中含有的携氧蛋白——被血糖包裹后形成的。

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葡萄糖的量与血液系统中的总葡萄糖含量成正比,因此血糖水平越高,HbA1c的水平越高。

真相2: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有何临床意义?

红细胞只有120天的寿命,所以,HbA1c反应大约2~3个月周期的平均血糖水平。

糖尿病确诊后,HbA1c也用于评估治疗方案对于血糖水平控制的有效程度。

HbA1c水平越高,罹患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越大。

真相3:糖化血红蛋白等于血糖吗?

HbA1c检测:无需空腹,它能够体现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对于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效果而言更稳定的检测。这意味着HbA1c水平不易产生受压力和疾病的影响所带来的日常波动。

血糖检测只代表检测当时血液中的血糖浓度。

真相4:哪些人群应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每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都应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HbA1c检测。

有些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HbA1c检测,尤其是最近治疗方案有所改变的患者,或需要更频繁地监控患者病情时。

对于没有罹患糖尿病的人群,建议对45岁以上的人进行HbA1c检测,尤其是合并超重/肥胖。如果年龄小于45岁但超重,同时有一个或多个额外的糖尿病危险因素,也应该考虑进行检测。

真相5: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有什么局限性?

虽然HbA1c检测通常是可靠的并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以下人群中可能并不准确:

由于失血过多造成的血红蛋白量降低(可造成HbA1c检测值过低);

缺铁性贫血(可造成HbA1c检测值过高);

血红蛋白基因突变或异常血红蛋白:常见于非裔美国人、地中海人或东南亚地区的人群;

最近有输血史或有其他形式的溶血性贫血(可造成HbA1c检测结果过低);

真相6: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益处是什么?

较低的HbA1c水平意味着较低的平均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风险也较低。
研究表明,如果糖尿病患者的HbA1c水平降低1%,眼、肾和神经系统的严重并发症将降低25%。
一项发表在BMJ杂志上的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水平降低1%时,患白内障的可能性降低19%,患心衰的可能性降低16%,因血管疾病而遭受截肢或死亡的可能性降低43%。

真相7:如何设定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值?

对于大多数已经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来说,HbA1c水平小于7%是一个常见的治疗目标,临床实践中,应该为患者量身定制个体化的目标。
HbA1c值并不体现某个特异的糖尿病并发症。当然,HbA1c值越高表明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并发症风险越大。

误区1:数值越接近正常越好

不少患者认为HbA1c越接近正常值越好(标准检测方法的正常值范围为4%~5.9%),这种认识是不完善的。糖尿病治疗强调个体化原则,HbA1c的控制标准也是因人而异的,有时候病情严重者一味追求低的HbA1c数值反而得不偿失。

误区2: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监测一个就够了?

HbA1c和自我血糖监测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的,两者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随访是各有优缺点的。

与随机血糖相比,HbA1c检测值不受一时偶然因素的影响,与采血时是否空腹无关,因而稳定性更好。而血糖能反映即时情况,尤其通过多点血糖监测(血糖谱)可反映患者全天血糖波动及控制情况。

误区3:糖化血红蛋白很稳定,总能反应真实情况?

一般情况下,血糖和HbA1c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但有时两者变化不一致。比如,暴发性1型糖尿病,这时HbA1c就可能赶不上急性血糖变化的速度,因此不能反映真实的平均血糖水平。

此外,酗酒、缺铁性贫血、高甘油三酯血症可使HbA1c升高。妊娠妇女血容量增加、血色素降低、以及溶血性贫血、急慢性失血、慢性肾衰、血红蛋白病等,HbA1c值可能较低。

误区4:检测糖化血红蛋白需要空腹?

HbA1c不受进餐的影响,检测时可以任意时间采血,不需要空腹。但是患有贫血和血红蛋白异常疾病的患者,HbA1c检测结果不可靠,应采用血糖、糖化血清白蛋白或糖化血清蛋白来评价血糖的控制情况。

误区5:糖化血红蛋白需要经常检测?

HbA1c是糖尿病监控的“金标准”,但没有必要频繁地进行该指标的检测。

初诊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HbA1c检测;对于血糖控制平稳并达标的患者每年测定2次HbA1c即可;对于治疗方案改变或血糖控制没能达标的患者,最好每季度测定1次HbA1c。

为什么需要定期测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a组分的某些特殊分子和葡萄糖,经过缓慢的不可逆的c酶促反应结合而成,糖化血红蛋白反映了近3个月前体内的血糖平均水平,并可能是造成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反应之前较长时间段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不受短期血糖波动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主要用于评估血糖控制的效果,也反映糖尿病病人的微血管病变,对判断糖尿病病人的病情轻重有重要的价值。

与血糖监测相比,糖化血红蛋白主要反映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稳定性好,波动小,无需空腹,可任意时间采血,相对来讲不受短期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更加适合长期血糖控制效果的评估。

20240131221142854 _企宣易-17

糖化血红蛋白在合理区间的降低可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因此,建议将糖化血红蛋白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要定期的做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


科学控糖建议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得了糖尿病,以目前的医疗水平,只能与它共存(妊娠糖尿病除外,妊娠糖尿病在妊娠结束后可能会消失),无法根治。

糖尿病患者要想控制血糖,保持或者养好身体,需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20240131221143689 _企宣易-18
糖尿病患者科学控糖

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

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的食物;

少吃一些含糖或淀粉过多的食物;

少吃一些油腻或高热量的食物。

注:尽量以低GI(升糖指数)值食物为主。

保持适量的运动锻炼:

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天至少进行半小时以上中高强度的运动。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