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巨大精神压力之后,我选择留在寺庙修行”

【企宣易讯】
20240426143910374 _企宣易-1

从远古洪荒时期的众神到现代社会中大家普遍熟知的佛陀、上帝,似乎从人类开始出现时宗教信仰也开始形成。

据人类学家估计,从人类出现的那天开始,至少有18000位不同的男神、女神、动物或其他图腾被我们的祖先和我们自己崇拜过。

20240426143910529 _企宣易-2

虽说信仰宗教很普遍,但生活中肯定也有一类人坚定的认为自己是无神论者,那么有宗教信仰的人和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在生理、心理上会有哪些不同呢?

今天岩读就来跟大家聊一聊,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我们如何研究宗教信仰。

01哪些大脑区域和宗教信仰行为有关?

在人们祈愿、祷告、进行宗教仪式的时候哪些大脑区域会产生兴奋?

很多神经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们通过EEG、MRI、fMRI等科技手段监测人们在进行宗教行为和非宗教行为时大脑各区域的活动情况。

Schjoedt及其同事(2009)发现,在祈愿过程中楔前叶和内侧前额叶皮质区域兴奋程度明显增强。

Azari 等人(2001)发现,宗教祷告过程可以刺激内侧额叶皮质使其兴奋。除此之外,很多科学家都发现在人们体验祈祷等类似经历时,大脑中基底核的兴奋程度大大增加。

20240426143910234 _企宣易-3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不进行实际的宗教行为只是单纯欣赏宗教符号、图像,比如观看一幅宗教图画会刺激大脑特定区域吗?

事实证明,在观看宗教符号、图像的过程中,上述大脑区域的活跃程度并不会明显增强。但是,一些实验发现,大脑其他的区域有微弱的兴奋现象。

02连接不同区域,探究宗教信仰

我们上文提到,包括楔前叶、内侧前额叶皮质、基底核等在内的不同区域活跃程度都和宗教信仰行为有关,那么我们如何综合不同区域探究宗教信仰的影响呢?

近期,一个实验通过连接不同大脑区域,寻找和宗教信仰有关的大脑回路。实验结果发现,自述的宗教信仰和精神信仰同大脑中一个叫做“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ey,PAG)”的区域有关。

和之前的研究发现不同,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ey,PAG)存在于脑干附近而并非大脑皮质。PAG回路的损伤会导致妄想,并且异肢综合症(alien limb syndrome)也和这个回路有关。

PAG参与控制很多过程,包括条件性恐惧、疼痛调节、利他行为和无私的爱。在结构上,PAG和大脑边缘系统、前额叶有所连接。

因此,PAG的功能可能与宗教信仰、精神信仰有所关联。比如,在灾难或者自然灾害来临时,人们的宗教信仰程度会大大增强,这可能跟PAG参与调节条件性恐惧有关。

除此之外,精神力量通常可以帮助人们缓解疼痛,这或许也跟PAG参与疼痛调节有关。

所有宗教信仰共同鼓励的行为就是“利他行为”,其核心就是“无私的爱(unconditional love)”,而PAG在长期关系、母爱、对偶结合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对宗教信仰的神经学基础多少有些了解。其实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实验都只是证明大脑特定区域和宗教信仰相关,但并不能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

除此之外,宗教信仰是一个很主观的意识,衡量“宗教信仰”程度仍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难点。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