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MA理论:敬畏如何成为通往幸福的道路

【企宣易讯】
20240425115116998 _企宣易-1

一  什么是PERMA理论?

PERMA由PERMA五个缩写组成,是由“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提出的幸福模型,该理论强调了创造充实、快乐和有意义的生活所必需的五大要素,而这些要素分别分别对应:积极的情绪、投入、关系、意义、成就。每个每个分类都对应了一种人类的幸福基础观念。

本篇文章不对大多数人都讨论过的论点进行探究,而是着重“积极的情绪”当中不常见的几个情绪类别进行个人主观探讨。

二  PERMA中的积极的情绪

我们对于幸福的感受往往来自于我们所感觉到的各类正面的、正向的、积极的情绪,积极的情绪本身就是人们拥有主观幸福感所必需的,经历较多的积极情绪和较少的消极情绪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预测主观幸福感。

而我们通常对积极情绪的理解主要为以下几种:爱、希望、快乐、感恩、平静、自尊自爱、乐趣、鼓舞人心的、敬畏。

积极的情绪会给我们带来个人角度的发展,让我们认识到更多周遭环境的元素,更好的改变自身和适应环境,而消极的情绪也会导致我们的身体指标降低,无法很好的识别周围的环境变化,甚至因此出现疾病和危及性命。

所以如何保持积极的情绪给我们的生活不断的带来积极的影响反而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甚至是有些复杂。

但诸如充满乐趣、鼓舞人心的行为、感受到自信和被人尊重、觉得快乐和充满希望等等这样常见的正面情绪其实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感,但唯独有样东西,乍一看似乎觉得和提升幸福感没什么关联,那就是敬畏。

而菲尔本身在这篇文章中也会着重以敬畏为角度去描述如何通过提升敬畏心来提升幸福感。

20240425115115978 _企宣易-4

三  敬畏之心

1.什么是敬畏

敬畏作为汉语词语的时候其实意思非常的单纯也非常的简单,意为既敬重又害怕。

但是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会把敬畏的含义更加的细化:比如说对宗教神明和宗教组织领导人的崇拜和崇敬,对大自然最本质力量的生长和爆发的一种恐惧和欣喜,对于比自己强大和绝对优秀【无论是否带着恶意】的人的一种疏离或者是崇拜,其实都算是一种敬畏的体现。

敬畏作为一种在我们的生活中看起来不显眼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生活当中体现的正向情绪,其实远比其他我们很容易识别的情绪要来的隐晦的多,就像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一样,没有办法直观的去感受和观测的到,但是却一直在保护着我们,让我们的内心和精神可以维持稳定不至于崩毁。

举个例子来说的话:

比如一个人,我们姑且称为A,A认识一个人很久,并且对这个人充满敬畏,在面对同样的事情的时候,A是比较嚣张跋扈的,甚至可能会因为某些点或者是事情和对方吵起来,互相都没有一个好的结果。

但是在面对那个认识了很久的人的时候,因为知根知底并且对对方带着这样的情绪,导致同样的事情在面对这个人的时候,A会更加的谨慎和听话,甚至会出现优先信这个人说的话并且去行动,然后再去考虑别的情况的行为。

这其实本身就是一种出于敬畏心态而产生的对自己言行举止的影响。

2.为什么我们需要敬畏心

曾国藩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在身处官场的时候,必须懂得敬畏。“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有谨慎态度,才能有戒惧意念,也才能在复杂的社会里不浮躁,不被各种各样的杂念和乱七八糟的事情困扰,不为个人名利所累,永远谦逊平和,保持内心的执著和清静,恪守心灵的从容和淡定。

其实曾国藩的这句话本身就在告诉我们,敬畏之心也是保持我们生活稳定的一环,而想要拥有幸福感,本身就需要我们自身或者是我们的生活建立在安稳之上,当一个人连吃饭睡觉都成问题在风雨飘摇的时候,也就谈不上去追求幸福,当下的生活也更加让他没有办法得到幸福。

而拥有敬畏之心,可以让我们更加小心谨慎的去对待生活中的事情,当我们面临生存问题的时候,作为生物的动物性的本能会让我们对于危机出现本能的警惕和紧张,无论那是来自剧烈的自然灾难,还是人们观念中约定俗成的某些特定的东西。

我们对这些东西所产生的警惕、紧张、不确定性甚至是恐惧,其实本身就是一种敬畏的体现,而这也在让我们的行动一定程度上出现迟滞甚至是停止,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敬畏之心恰好是我们能够保持积极的情绪导向,不被意外事件和伤害事件所连累的枷锁和尺度。

20240425115118435 _企宣易-6

3.如何保持敬畏之心

敬畏之心的三个境界可以概括为:

  • 敬畏各类规则、敬畏伦理法律: 

     

    某种角度来说这算是我们保持敬畏的最高境界,因为它并不是单一的去敬畏某个确定的存在,而是依附于某种概念性的观念和逻辑,也就是我们生活中提到的规则、法律、伦理伦理道德,通过去遵守和尊重这些规则达到敬畏规则的目的。

    无规矩不成方圆,自由总是要建立在一定的要求和准则基础之上的,如果什么都不去考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甚至连自身的安稳都无法保证,自然也就谈不上幸福了。

  • 敬畏自然万物: 

     

    严春友在《敬畏自然》这篇文章中写道: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映照着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我们的生存来源都是来自于整个大自然,可以说没有自然界的万物就没有我们可以安然生存的现在,比如阳光、空气、水、各种动植物等等这些自然的恩赐,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些都是我们应当去敬畏和尊重的。

  • 敬畏生命、历史、文化: 

     

    习主席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古人有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们现在的经验都是前人的试验和教导的后果,正是这些留下来的历史和文化才让我们现在得以发展和探究许多,才有了追求许多高等享受的机会,试想当一个人连什么是幸福、为什么做这个事情能幸福都不知道的时候,自然就无从讨论怎么幸福。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